马上十二岁的大皇子杨景上前一步,拱手作揖,神情认真地说:“父皇,儿臣如今愈发痴迷于学问,尤其对古籍经典兴趣浓厚。
儿臣恳请父皇能赐下几卷古籍孤本,让儿臣能深入研读,增长见识。”杨景性格沉稳,自幼勤奋好学,对各类学问都有着强烈的求知欲。
杨起赞许地看着他,说道:“景儿有如此求知之心,甚好!朕这就命人将几卷古籍孤本送到你宫里,你可要好好研读。”
“多谢父皇!”杨景兴奋的说。
八岁的二皇子杨象挠了挠头,笑嘻嘻地站出来:“父皇,儿臣整日玩耍,学问都落下啦。儿臣想好好读书,可又不知道跟谁学。”
杨起被他逗得哈哈大笑,思索片刻后说道:“这个简单,来年开春跟着礼部左侍郎曲辉学习学问。曲侍郎学识渊博,品行端正,你跟着他定能学有所成。可不许再调皮捣蛋,要好好读书。”
“放心吧!父皇,儿臣一定好好学!”
赏赐完毕,杨起看着眼前的孩子们,语重心长地说:“今日朕满足了你们的心愿,希望你们在新的一年里,都能有所长进。
景儿要继续钻研学问,将来做朕的得力帮手;曦儿在骑马射箭时要注意安全,展现皇家风采;
柔儿要在诗词书画上多下功夫,做个才貌双全的公主;象儿跟着曲侍郎要好好学习,不可懈怠。”
孩子们纷纷点头,齐声说道:“儿臣(女儿)谨遵父皇教诲!”
随后,杨起站起身来,在御书房里缓缓踱步,回忆着孩子们成长的点点滴滴。他想起曦儿小时候学骑马,一次次摔倒又一次次爬起,倔强又坚强;想起柔儿第一次在纸上写下稚嫩的诗句,眼中闪烁着灵动的光芒;想起景儿日夜苦读,为了一个疑难问题皱眉思索的模样;想起象儿调皮捣蛋,把御花园弄得鸡飞狗跳,却又一脸无辜的可爱模样。
“孩子们,都过来吧。”杨起微笑着说道。
孩子们围拢过来,杨起伸出手,轻轻抚摸着他们的头,说道:“你们都是朕的心头肉,朕希望你们能相亲相爱,携手共进,将来一起守护这大好河山。”
孩子们紧紧依偎在杨起身边,感受着父皇的关爱和期望。